2025跨境卖家税务新规来了!平台将定期上报收入与身份信息

随着中国税务监管趋严,一项重磅政策正在悄然改变跨境电商的游戏规则。

2025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5号),并于同日上线配套解读文件。公告明确要求:所有境内外电商平台,需定期向税务机关报送卖家身份与收入信息

📌 官方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网
公告全文链接:https://www.chinatax.gov.cn/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6/content_7029727.htm

这一公告,不仅将境内平台如拼多多、阿里巴巴纳入监管视野,亚马逊、Temu、TikTok、eBay、Shopee 等国际平台也未能“豁免”


一、平台无论是否设在中国,皆有义务上报

广东税务局这里,有一个官方解读:

https://guangdong.chinatax.gov.cn/gdsw/wzjd/2025-06/30/content_271850a0d0a5427eafcea2006eb2c821.shtml

新规关键点:

  • 只要平台存在中国大陆卖家入驻,或向中国用户提供交易场所,就必须履行报送义务。
  • 境外平台被明确为三类应对主体:
    1. 持证境内运营公司:如亚马逊中国、Temu、小红书国际版;
    2. 无证但有招商/服务团队:如德国 OTTO、日本乐天,需通过中国服务公司上报;
    3. 完全无中国主体:必须委托境内代理人执行上报。

这意味着,只要你以中国身份在平台经营,平台必须上报你的收入信息,不管平台注册地是美国、东南亚,还是欧洲。

当然,境外人员无需报送

5.境外互联网平台内境外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无需报送。


二、报送内容全公开:不仅看流水,还有费用结构

涉及两类核心数据:

  1. 身份信息:包含注册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店铺名称、联系人、银行账户等;
  2. 收入明细
    • 销售总额
    • 退款总额
    • 净收入
    • 支付给平台的服务费
    • 订单总数等

此外,税务局如有需要,可要求提供交易记录、物流信息、支付对账单等“底层数据”

📅 首次报送时间:2025年10月,内容为 2025年第三季度(7-9月)的数据。


三、罚则明确:不报、瞒报最高罚50万,或停业整顿

此次公告并非“提醒”性质,而是硬性义务

如果平台未按要求报送,或故意隐瞒、漏报,将面临:

  • 罚款人民币2万至50万元
  • 情节严重者将被责令停业整顿

这意味着平台已无法再为“灰色卖家”提供避风港,一旦被查实未报数据,将连坐平台与卖家本人。


四、跨境卖家合规挑战与应对策略

卖家该如何自处?

  1. 尽快在平台内完成税号备案(如中国大陆税号);
  2. 与平台同步核对报送数据,确保收入申报一致
  3. 搭建最基本的财务合规体系,如出入账本、报税记录;
  4. ⚠️ 关注历史补税风险,有被回溯查账的可能。

尤其对使用香港公司、美国公司、VIE 架构绕开的卖家,新规将逐步堵死灰色路径。


五、从“无税号运营”到“全面合规”:一个时代的终结

过去十年,跨境电商在全球快速增长,也因监管滞后而滋生了大量“无税号”“无报税”的运营方式。但这次政策无疑传递出信号:

“平台-卖家-税局”三方数据通联正在形成,信息孤岛时代结束了。

合规成本将上升,系统对接成为平台与卖家的“共同责任”。谁能最快完成税务合规,谁将在行业洗牌中活下去

2025年新规下,跨境卖家不再只是面对平台规则,而是直接面对国家税务局的监管。合规税务身份、收入信息报送、数据同步核查,这些都将成为运营的基础设施。

跨境电商的“税务硬着陆”时代已经到来。

不做准备的卖家,将面临被清理出局的风险;而率先完成合规转型的品牌,有望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