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品
第一步是找到适合的款式。在我们设计和推出产品时,我下定决心将超过60%的精力投入到寻找适合的款式上。有些新手可能会急于行动,随便选一个款式上架,然后经过十几天的运营发现没有效果,于是又开始寻找新款式。然而,这样做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可能导致迷茫,甚至可能终止在淘宝上的经营之路。作为一个运营者,我们对此深有体会。有时一个宝贝无论如何推广都推不起来,而有时则能迅速做起来了。实际上,选款和转化率是决定一切运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产品在其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在选款方面,我们会面临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当你决定选择某一类产品时,可以细分产品关键词,在生意参谋的关键词搜索中找到相关搜索词,然后比较它们的结果。例如,红糖和红糖姜茶的搜索人气分别是54477和47939。但是,在线商品数量分别是56375和12886。通过这两个简单的数据,我们可以直接分析出红糖和红糖姜茶之间的竞争程度。当搜索人气相同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关键词作为主营产品的标题呢?只要注意到这些细节,其实产品的选择就非常简单了。在进行选择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销售额、用户评价等等,以更全面的方式进行产品分析。
当我们完成市场分析后,我们需要着重考虑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即利润、回购、发货和售后。在这里,我不会详细阐述每个方面的分析方法,请你们自己进行计算。如果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们可以直接开始行动。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进行计算,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继续进行了。总之,一旦我们讨论完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实施了。

二、新品上架
上架商品时,选择最合适的类目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商品的定位可能会引起一些混淆,此时可以选择多个类目,并准确填写属性信息。无论是带星号还是不带星号的属性,都应尽量填写完整。只要属性信息填写全面,即使有时标题没有写明,仍然能够通过搜索找到。我曾经有这样的经验。当然,如果你的目标人群非常精准,忽略我之前的说法。重点是要注重细节设置,例如设置公益宝贝、橱窗推荐、运费、运费险等基本设置,尽量都完成。特别是运费险,在测试中发现它可以提高权重,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我们进行运营工作时,最好能具备一定的美工技术。如果不会使用Photoshop,可以考虑使用美图秀秀或者光影魔术手进行编辑。如果实在无法处理,可以直接在淘宝上找一个专业的美工设计师来帮忙。这样能够确保我们在运营中所需的图片处理和编辑能力得到满足。
上架后一个小时后,建议自行搜索一下您上架的商品是否被系统收录。如果没有被收录,您可以尝试重新上架一个新的商品,直到您的商品能够被直接搜到为止。这样的做法可以使您在竞争中占据先机。在商品上架的当天,您需要尽快破零销售量,这可以通过bd(宝贝推广)来完成。您可以选择使用淘口令或者全标题的方式进行推广,我个人通常使用淘口令。当然,如果您有资源的话,可以尝试将老产品与新产品相结合进行推广,或者利用店铺已有的流量尝试以低价进行破零销售,也可以通过老客户推广等方式进行促销。当然,这样简单操作所需的前提是店面的动销率要达到90%以上,只有这样才能让您的新品能够尽快被淘宝收录,并增加破零权重。

三、后续工作
在第一周的任务中,需要完成一些准备工作,例如晒图评价、问题搜集和设计等。我们需要准备20个以上的文案和图片,同时还要尽量做到全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同行的问题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新品上线的前七天,不建议进行任何的改动和优化,包括主图和详情等图片。关键词的选择可以去直通车上查看,选择一些数据好的关键词词根来进行委权重处理即可。对于大类目,可以尝试走一些剑走偏锋的路线,而对于小类目,则可以直接进行产品词的设置。
我们需要不断关注转化率、流量来源和点击率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如果发现某个图片的点击率过低,我们应该在九到十天开始进行改动。但是需要注意,这个时候的改动不仅仅是单纯地换图,我们必须先进行测试,并准备好备用方案。如果经过十四天之后,产品的转化率依然很低,部分甚至完全依靠广告投放,没有一单成交,那么我们应该考虑放弃这个产品了。如果有挽回的余地,例如调整定价或完善产品详情,我们可以尝试最后的挣扎。但如果还是无法改善,那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最好的方式是同时推出2-5款产品,留下备胎,随时可以转换,不要过于依赖单一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