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4 日,河南首辆跨境电商 TIR 国际卡班从郑州发车标志着河南省成功打通 “跨境电商 9610+TIR 国际公路运输” 创新链路 ,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带来新突破。
一、核心事实与数据
- 运输模式与路线:TIR 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覆盖全球 70 多个缔约国,是基于联合国公约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具备 “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 的优势,中途无需换装、换车、卸货,非必要不查验。此次货物以跨境电商 9610 模式(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在河南保税物流园区报关,经郑州新区海关查验后,通过贴有 TIR 标识的卡车运输,经满洲里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预计 10 余天。
- 运营主体与意义:该卡班由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统筹运营,是其 “TIR 卡班公共平台” 的首次发车。这一探索首次将跨境电商与 TIR 运输模式结合,意味着河南 TIR 跨境公路运输线路进一步扩容。
二、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影响
- 物流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TIR 模式通过简化通关流程、减少货物中转环节,显著提高运输效率。例如,“门对门”“一单到底” 的机制可缩短物流时间 30% 以上,同时降低仓储、装卸等中间成本,尤其适合跨境电商小包裹出口的 “小批量、高频次” 需求(。对于河南及内陆地区卖家而言,物流时效的提升可增强订单响应能力,例如俄罗斯市场的配送周期从传统模式的 20 天以上压缩至 10 余天,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
- 多式联运网络完善:TIR 卡班作为继空运、海运、铁路后的 “第四物流通道”,与中欧班列、海运等现有模式形成互补。例如,跨境电商企业可根据货物属性(如紧急程度、体积重量)灵活选择运输方式,构建 “空、卡、铁、海” 立体物流网络,提升供应链韧性。此次河南首发 TIR 卡班,标志着内陆地区在国际物流网络中的节点作用进一步强化,为 “中国制造” 通过公路运输高效触达欧洲、中亚市场提供了新选项。
- 政策与产业协同效应:郑州新区海关为保障首票货物通关,提前设置 TIR 专窗、建立 “属地 + 口岸” 协调机制,全流程优化审批与查验。这种 “政策 + 企业” 的协同模式,为其他地区复制跨境电商物流创新提供了范本。例如,未来更多内陆城市可通过争取海关便利化政策,结合本地产业带特点,开通 TIR 运输线路,降低区域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门槛。
三、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启发
- 探索差异化物流解决方案:河南的实践表明,结合区域交通枢纽优势与国际物流规则创新(如 TIR),可突破传统海运、空运的局限性。其他内陆省份(如陕西、四川)可借鉴该模式,依托中欧班列枢纽或边境口岸,开发 “跨境电商 + 公路运输” 的特色线路,尤其是针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市场拓展。
- 强化政企合作与标准化建设:中大门集团与海关的紧密协作(如专窗服务、流程优化)是此次创新的关键。行业可推动建立更多 “企业主导 + 政策支持” 的物流公共平台 ,例如由龙头物流企业牵头搭建 TIR 或其他国际运输模式的服务网络,政府提供通关、税收等政策支持,降低中小企业的国际物流参与成本。
- 聚焦新兴市场与供应链韧性:俄罗斯及中亚市场对跨境电商的需求持续增长,但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TIR 模式的灵活性使其成为开拓这类市场的有效工具。企业可结合海外仓布局,通过 TIR 卡班将核心 SKU 提前运输至边境仓或本土仓,进一步压缩配送时间,同时规避关税波动风险(如近期中美关税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河南首辆跨境电商 TIR 国际卡班的发运,不仅是一次物流模式的创新,更是内陆地区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标志。其通过 “跨境电商 9610+TIR” 的结合,为行业提供了 “降本增效、多式联运、市场拓展” 的三重启示。未来,随着更多地区借鉴此类模式,中国跨境电商的全球物流网络将更趋多元化与立体化,为 “品牌出海” 提供更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信息来源:08:16:02
1.《河南首辆跨境电商TIR国际卡班发运》中国新闻网 2025年05月15日 09:43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5/05-15/10415723.shtml
2.《河南首票“TIR+跨境电商”货物发运》新华网 2025年05月15日 08:16:02
http://www.ha.xinhuanet.com/20250515/011348b17bf44a62adc97e16cc8224c6/c.html
3.《河南首辆跨境电商TIR国际卡班发运》今日头条 2025年05月15日 10:15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4490491484979722/?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