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亚马逊如何算FBA仓储费?以及优化库存积压的实战技巧

其实亚马逊同行都知道,利润很多时候不是输在销量上,而是被仓储费和库存管理吃掉的。特别是欧洲站,仓储费的规则每年都会有调整,不少卖家在旺季前为了防止断货拼命备货,结果年初销量跟不上,库存滞压在仓里,仓储费一下子飙高,利润被压得死死的。

其实仓储费并不是个黑箱,亚马逊在他官网其实都有明确的计算方式,只是大部分人平时不会去细算,等账单出来才发现亏得离谱。如果能提前搞清楚亚马逊仓储费的收取逻辑,很多坑完全可以避免。你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发货时间,判断货是直接进 FBA 还是先放海外仓,还能在定价时把仓储费算进去,避免被费用“偷走”利润。

接下来,我就结合亚马逊的官方规则和实操经验,聊聊FBA仓储费的算法和优化思路,希望能给同样在欧洲站运营的卖家一些参考。

1. 先了解下FBA仓储费的计算方式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库存是资金的最大占用项之一。如果库存周转速度慢,资金被卡在仓库里,不仅影响现金流,还会直接拉高仓储成本。尤其在亚马逊 FBA 模式下,仓储费用并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小数目。亚马逊的仓储费设计,目的就是鼓励卖家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一旦库存积压,费用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而成倍上升。

以很多欧洲站卖家为例,常见的情况是年底备货过度:担心春节或供应链断货,于是提前大量下单,结果年初销量没能跟上预期,导致库存长期滞留。这样的库存不仅要交月度仓储费,还可能因为积压时间过长触发长期仓储附加费(Aged Inventory Surcharge)。这些费用一旦累计,往往直接侵蚀掉本来已经不高的利润空间,让卖家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

因此,搞清楚仓储费的算法和关键变量,是库存管理的第一步。当你能用明确的数据来预测仓储费,就可以提前规划资金与库存结构。比如:

  • 预测成本:在发货前,结合产品的尺寸、重量和预计的滞留天数,提前算出这批货可能产生的仓储支出。这样你在定价和毛利核算时,就不会被“隐性成本”击穿利润。
  • 优化发货时机:不同月份、不同存储周期的仓储费存在差异。例如,Q4(10–12 月)的仓储费比淡季高。如果你能准确判断货物到仓时间,就可以避开费用高峰,把同样的货品用最低的仓储费“养起来”。
  • 衡量成本效益:当库存费用可控,你就能客观对比“FBA 直接入库”和“海外仓中转”两种模式的差异。很多卖家会把动销慢的货先放海外仓,只有快销或促销品才进 FBA,这背后依赖的就是对仓储费的清晰认知和可量化计算。

换句话说,仓储费算法不是一个纯粹的财务概念,而是一个直接影响选品策略、补货节奏和资金周转的核心指标。懂得这一逻辑,意味着你能从被动“交钱”变成主动“算账”,从而让仓储费用成为优化利润的工具,而不是不可控的负担。


2. FBA仓储费的构成

很多卖家一听到“仓储费”,只知道是亚马逊每个月收的钱,但真正拆开来看,它其实包含了几个不同的部分,而且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计算逻辑。理解这些组成部分,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等账单出来才被动挨打。

A. 月度库存仓储费(Monthly Storage Fees)

这是所有卖家都会遇到的基础费用。亚马逊会按照你在仓库里每天的平均库存体积来计费,单位是立方英尺(cubic feet)或立方米(cubic meters)。几个关键变量:

  • 产品体积:越大件的产品,费用越高;
  • 时间段:仓储费在淡季(1–9 月)和旺季(10–12 月)不同,旺季通常会有明显上涨;
  • 尺寸分类:标准尺寸(standard-size)和超大尺寸(oversize)的费率差距很大。

举个例子:在英国站,2025 年的月度仓储费标准如下(标准尺寸产品):

  • 1–9 月(淡季):£0.76/ft³
  • 10–12 月(旺季):£1.07/ft³

(来源:Amazon Seller Central UK – Monthly storage fees

另外需要注意,从2025年2月1日起,亚马逊对服装、鞋靴、箱包、眼镜等类目的淡季费率单独上调,具体规则可参考官方公告:2025年欧洲FBA费用变更说明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8月平均有100 ft³的库存,那么单单月度仓储费就要交£76;而到了11 月,同样体积的货品就要交£107。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卖家会在Q4尽量控制库存体量,因为旺季虽然销量更高,但仓储费上涨得更快,利润很容易被吞掉。

https://sellercentral.amazon.co.uk/help/hub/reference/external/200612770

B. 仓储使用率附加费(Storage Utilisation Surcharge)

这是近年来新增的一项费用,目的是打击库存滞压。如果你的库存量和销量不匹配,比如平均存放时间超过 22 周,亚马逊会额外收一笔附加费。

这项费用跟你的库存体积挂钩,通常按立方英尺收取,而且随着滞留时间拉长,费率会逐步提高。Carbon6 曾做过模拟计算,发现如果库存周转不畅,这笔费用的增长速度可能比你想象得还要快,甚至会超过正常的月度仓储费。换句话说,这就是在逼你尽快清理慢销品。

C. 长期库存附加费(Aged Inventory Surcharge / Long-Term Storage Fees)

如果说“仓储使用率附加费”是警告,那“长期库存附加费”就是惩罚。亚马逊的规则是:库存存放超过241天,会触发长期仓储费,按照每件或每立方英尺额外收取。这项费用在欧洲站同样适用,并且执行得越来越严格。

长期库存费的存在,意味着你不能再抱着“反正货放着总能卖掉”的心态,因为存放时间越长,亚马逊收的钱就越多,直到把你的利润彻底吃光。所以很多卖家会在 180 天左右就开始密切关注库存健康,如果发现动销跟不上,就果断用 移除(removal)清算(liquidation) 来止损。


3. 2025年欧洲市场的变化

2025 年,亚马逊欧洲站在FBA收费体系上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整体思路是费用结构更细化,仓储与物流的成本更透明,但对卖家的库存管理能力要求也更高。这几方面的变化,直接决定了你的利润模型和补货策略。

A. FBA配送费(Fulfillment fee)调整

在过去,FBA 配送费通常按重量段和尺寸段来收取,但规则比较复杂。2025 年开始,亚马逊在欧洲部分站点减少了超大件产品的分级数量,并采用“基础费 + 超重每公斤附加费”的模式。

这意味着:

  • 大件货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分到多个重量区间,而是更简化的定价结构;
  • 对轻中量级的超大件产品,费用可能下降;
  • 对超过基准重量的大件,成本会随超重部分线性上升。

对于做家具、健身器材等大件产品的卖家来说,这个变化可能是利好,可以更容易预测费用;但如果是超大体积、长尾低动销的产品,存储与配送成本的叠加可能依然很高。

B. 仓储费微调与附加费结构更新

2025 年欧洲仓储费的调整有两个明显趋势:

  1. 服装类目上涨:自 2025 年 2 月 1 日起,服装、鞋靴、眼镜、箱包等类目的月度仓储费有所上调,主要集中在淡季 1–9 月。这是亚马逊在细分不同品类的库存占用,服装类目由于退货率和滞留风险高,仓储成本自然更高。
  2. 附加费结构更精细:仓储使用率附加费和长期库存附加费的分层收费更明确。超过 22 周和 241 天的库存,会触发不同档位的附加费,按立方英尺计价,并且费率会随着滞留时间增加而逐步提高。对慢销品来说,费用压力会越来越大。

这也意味着,亚马逊正在通过收费规则,进一步“倒逼”卖家加快库存周转,而不是把 FBA 当成长期仓库。

C. 官方工具优化升级

为了帮助卖家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成本,亚马逊在 2025 年对几类工具进行了升级:

  • 增强版费用计算器(Revenue Calculator):除了传统的配送费和仓储费,现在能更直观显示长期库存费和仓储附加费的模拟结果;
  • 成本预览(Fee Preview)报表:定期在Seller Central提供费用预估,帮助卖家提前识别高风险库存;
  • 入库运输建议:针对卖家的发货计划,给出更优的路线和运输方式建议,间接降低入仓的整体成本。

这些工具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卖家的财务核算,但至少能提供一个更接近真实情况的参考,有助于中小卖家在发货、补货时做更精准的决策。


4. 如何估算 FBA 仓储费?

当你掌握了某款A产品的尺寸、数量和预计储存天数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预估仓储成本:

  1. 计算每件体积:以立方米(m³)或立方英尺(ft³)为单位,计算每件产品的体积。
  2. 应用月度仓储费率:根据产品所在的时段,选择相应的月度仓储费率。
  3. 计算长期库存附加费:如果库存天数超过短期(例如超过 22 周),需要加上使用率附加费。
  4. 计算长期库存费:如果库存天数超过 241 天,需要加上长期库存费。
  5. 得出每月总仓储支出:将上述费用相加,得出每月的总仓储支出。
  6. 计算单位成本:结合销量数据,计算每个单位的仓储成本。

推荐使用Amazon的 FBA Revenue Calculator,输入产品参数,即可快速得出费用预估与利润差值。


5. 最后的一些实用的优化策略

看了上边的FBA仓储费的组成和计算方法后,其实关键是如何把这些信息知识落地,真正降低成本、提升库存周转率。这里总结几条实用策略,都是在欧洲站运营中常见、能直接应用的操作方法。

A. 利用官方工具及时监控

亚马逊提供了多种工具,帮助卖家掌握库存健康状况和费用变化:

  • Inventory Performance Index(IPI):可以衡量库存效率,包括滞销品比例、库存周转速度等指标;
  • Fee Preview(费用预览):提前预估即将产生的 FBA 仓储费,避免等账单出来才发现亏损;
  • Enhanced Calculator / Revenue Calculator:输入产品体积、重量、数量和预计滞留天数,即可模拟月度仓储费、长期库存附加费和配送费,帮助你提前做利润测算。

通过这些工具,你可以把仓储费从“账单上的数字”变成可操作的数据,指导日常补货和发货决策。

B. 少量多发,控制入库体积

为了降低仓储费和长期库存风险,很多卖家采取少量多次发货策略:

  • 每次只发少量库存到 FBA,减少在仓库的平均存放时间;
  • 避免一次性大量入库导致库存滞压,触发使用率附加费或长期库存费;
  • 尤其适合销量波动较大的季节性产品,既能满足需求,又不占用过多资金。

C. 精准补货,避免盲目囤货

补货节奏不对,是造成高额仓储费的常见原因之一。可以结合历史销量、季节性趋势和促销计划来计算每次补货量:

  • 对热销品,可以频繁小批量补货,提高周转率;
  • 对慢销品,可以延迟入库或选择先放海外仓,降低仓储成本;
  • 通过预测销量,减少库存积压的风险,从源头控制费用。

D. 定期去化高龄库存

库存超过 180–241 天,就需要警惕长期库存附加费的触发。实操中,卖家通常会定期清理滞销库存:

  • Removal(移除):把库存退回仓库或转移到其他销售渠道;
  • Liquidation(清算):低价出售滞销品,避免长期仓储费叠加消耗利润;
  • 促销/捆绑销售:配合打折或组合销售快速去化高龄库存,同时提升销量。

E. 动态比较不同仓库成本

除了 FBA,还可以把海外仓和自发货成本进行对比,选择最合适的仓储方案:

  • 结合每个仓库的入库费、配送费和存储费做综合分析,实现成本最优化。
  • 对快销小件,FBA 方便快捷,能提升 Buy Box 赢率;
  • 对慢销或大件,海外仓或自发货可能更划算,避免长期仓储费高额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