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2025 年关税政策及其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影响

2025 年的前四个月,特朗普政府的第二轮执政期间,美国关税政策急剧升级,尤其是针对中国进口商品。中国商品的关税以空前速度上涨 —— 从 1 月的平均约 20%,到 2025 年 4 月中旬已飙升至 125%。这些政策被中国电商代表形容为对跨境卖家的 “前所未有的打击”,迫使许多卖家要么大幅涨价,要么彻底放弃美国市场。快速变化的关税环境从根本上颠覆了数千名中国亚马逊卖家及其他电商企业的成本结构,可能对美国消费者和中国制造商产生深远影响。

特朗普 2025 年关税政策的时间线与演变

初始关税实施(2025 年 1-2 月)

特朗普政府以立即行动开启了第二轮任期的贸易政策。2025 年 2 月 1 日,特朗普签署第 14195 号行政命令,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设立 10% 的基准关税[1]。这一措施叠加特朗普第一任期遗留的平均 20% 的现有关税[1],于 2 月 4 日生效后,中国商品的实际综合关税税率约达 30%[1]。

2 月中旬,特朗普指示其团队研究其他国家实施的货币和非货币贸易壁垒,旨在制定定制化的 “互惠关税” 以应对[1]。他要求团队在分析中考虑现有关税、汇率和贸易平衡等因素,并计划在 2025 年 4 月 1 日前准备就绪[1]。这表明保护主义贸易政策明显意图超越针对中国的范畴,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

中国对 2 月关税上调的初始反应相对克制。2 月 10 日,中国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征收 15% 的关税,对石油和农业机械征收 10% 的关税[1],同时将部分美国公司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1]。

贸易战升级(2025 年 3 月)

进入 3 月,贸易冲突显著加剧。2025 年 3 月 4 日,特朗普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基准关税从 10% 再次上调至 20%[1],与现有关税结合后,中国商品的实际关税税率约达 40%。

中国迅速回应,于 2025 年 3 月 10 日起,对鸡肉、小麦、玉米和棉花等美国农产品征收 15% 的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和乳制品等其他农产品征收 10% 的关税[1]。中国还对美国光纤产品启动反规避调查,并暂停美国木材进口[1]。

3 月,美国还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了 25% 的关税,不过特朗普后来对符合《美墨加协议》(USMCA)的商品给予豁免[1]。这表明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已超越针对中国,开始针对广泛的贸易伙伴。

“解放日” 与互惠关税(2025 年 4 月)

2025 年 4 月 2 日 —— 被政府称为 “解放日”—— 标志着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一个转折点[1]。当天,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他所称的 “美国大规模且持续的贸易逆差”,从而能够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1]。根据这一授权,特朗普宣布从 2025 年 4 月 5 日起,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最低 10% 的关税[1]。

此外,特朗普宣布从 4 月 9 日起对 57 个国家加征更高关税,但除中国外,所有国家的关税都立即暂停 90 天[1]。针对中国,美国在现有订单基础上额外加征 34% 的 “互惠关税”,导致所有中国进口商品的实际最低关税达到 54%[1]。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已受 301 条款关税影响的产品,总税率高达 76%[1]。

关税升级仍在迅速推进。4 月 7 日,特朗普威胁称,若中国不撤销报复性关税上调,将从 4 月 9 日起对中国额外加征 50% 的关税[1]。由于中国未在最后期限前回应,特朗普从 4 月 9 日起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最低 104% 的关税[1]。

当前美中关税状况

截至 2025 年 4 月 10-11 日,特朗普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现有的 104% 进一步提高至 125%[2][3]。尽管特朗普宣布对特定国家暂停关税 90 天,但这一例外明确不适用于中国[3]。根据一份贸易合规资源,这些关税行动被称为 “特朗普 2.0 关税追踪器”,表明政府持续将关税作为其外交政策战略的核心部分[4]。

中国也采取了对等的升级措施,对美国商品征收的报复性关税达到 125%[1]。中国商务部表示,将无视美国进一步的关税上调,并补充称,美国持续的关税 hikes“将不再具有经济意义,只会成为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笑话”[1]。

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影响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的颠覆

大幅的关税上涨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商业模式。深圳跨境电商协会(代表超过 3000 家亚马逊供应商)负责人王鑫解释称:“这不仅仅是税收问题,它颠覆了整个成本框架[2]。” 关税给所有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带来了王鑫所称的 “前所未有的挫折[2]”。

影响不仅限于直接的关税成本。王鑫指出,关税还可能导致海关延误和物流费用增加,使中国卖家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2]。对于那些依赖薄利多销和竞争性定价的企业来说,这些突如其来的成本上涨构成了生存威胁。

中国卖家的战略应对

亚马逊等平台上的中国卖家正通过多种策略应对这些挑战:

  1. 涨价:许多卖家正考虑提高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以抵消关税成本[2][3]。这标志着他们竞争定位的重大转变,因为中国卖家以往通常依靠价格竞争。
  2. 退出市场:其他卖家因在新关税制度下难以维持盈利,正准备彻底退出美国市场[2][3]。王鑫直言:“在美国市场生存将极其困难[2]”,“任何人要在美国市场维持生存都将极其困难[3]”。
  3. 市场多元化:一些卖家正积极寻找美国以外的替代市场[2][3]。这可能导致中国跨境电商大幅转向欧洲、东南亚或中国国内消费等其他地区。

更广泛的经济影响

这些关税的影响远不止于个别卖家。根据搜索结果,中国卖家约占亚马逊卖家的一半,中国制造业还为 Shein 和 Temu 等其他电商平台提供支持[2]。这一生态系统的 disruption 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王鑫强调,这些关税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小企业和制造商,可能导致该国失业率迅速上升[3]。关税上涨威胁到数十年来建立的全球供应链,中国工厂通过亚马逊等平台为全球分销生产商品。

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可能的结果是大量产品价格上涨。随着中国卖家要么涨价,要么退出市场,曾使许多消费品价格低廉的竞争压力将减弱。包括沃尔玛、好市多和塔吉特在内的美国零售商试图迫使中国供应商承担部分增加的成本,但在关税已达 125% 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显然存在局限性[1]。

结论

特朗普政府 2025 年实施的关税政策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的重大转变,尤其是针对中国的政策。从 2025 年 1 月到 4 月,美国贸易加权平均关税从 2% 升至估计的 24%,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1]。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已飙升至 125%[2][3]。

对于中国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这些政策构成了生存挑战。许多卖家可能大幅涨价或彻底退出美国市场,从根本上改变在线零售格局。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依赖中国卖家的亚马逊等平台以及支持全球电商的更广泛的中国制造业都将感受到影响。

随着这场贸易冲突的持续演变,美国和中国的利益相关者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关税政策正在从根本上重塑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其影响可能远远超出 2025 年。

参考文献

  1. 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关税相关内容: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riffs_in_the_second_Trump_administration
  2. 路透社关于中国亚马逊卖家因关税飙升拟涨价或退出美国市场的报道: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chinese-sellers-amazon-hike-prices-or-exit-us-tariffs-soar-association-says-2025-04-10/
  3. 加拿大广播公司关于中国亚马逊卖家受美国关税影响的报道:https://www.cbc.ca/news/world/chinese-sellers-amazon-us-tariffs-1.7506519
  4. 贸易合规资源中心关于 “特朗普 2.0 关税追踪器” 的内容:https://www.tradecomplianceresourcehub.com/2025/04/10/trump-2-0-tariff-tracker/